关注我们

2025中国碳市场大会|EDF解读全球碳市场态势及重要观察

9 月24 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和生态环境部共同举办以“完善碳定价机制,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多个国家环境部门及国际组织的官员、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就碳定价机制、碳市场交易体系、碳信用国际合作等议题展开探讨, 以推动中国及全球碳市场健康发展。

 

美国环保协会(Enviromental Defense Fund, EDF)执行副总裁安吉拉·丘里·卡尔豪格(Angela Churie Kallhauge)受邀参加大会,并在多场分论坛及边会中围绕“国际碳市场的进展与展望”“碳定价机制的国际合作”“自愿碳市场与政府抵消机制”等话题,分享了她对全球碳市场的最新观察与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谈及国际碳市场的整体进展和发展态势,Angela表示,目前全球已有38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在运行,另有11个正在开发中,覆盖范围从 2005 年仅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 5%,扩大到 2025 年的超过23%中国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和扩围为实现这一创纪录的覆盖率发挥了关键作用。如今,新兴经济体已成为推动全球碳市场发展的新引擎,除中国建设了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外,墨西哥也已启动全国性交易体系,巴西、印度、印尼、土耳其、越南等国也在积极探索相关机制。这些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愈发重要,不仅因为它们拥有巨大的减排潜力,更因为其在制度设计和市场实践上的探索将为全球气候行动提供新的经验。

 

围绕今年大会主题,Angela指出,为实现各国设定的减排目标, 需要更多政策工具和更强的市场信号,碳定价正是其中的关键——它让碳排放成本变高,从而激励企业和消费者节能、使用更清洁的能源、开发低碳解决方案;它同时还能刺激对低排放技术与服务的投资和创新,帮助经济整体加速向“净零”转型;此外,面对即将生效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新规,健全有力的碳定价机制对于化解外部压力也具有关键意义。

 

具体到市场层面,Angela 分享了国际上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政府碳抵消机制和自愿碳市场(VCM)的最新进展和趋势观察。

 

ETS作为强制性市场,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可执行的减排手段。全球范围看,ETS设计正日趋多样化,有些国家采用绝对配额控制,有些则通过强度型指标或混合方式与净零目标接轨。她表示,各国实践证明,ETS 设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不同地区可根据自身国情和政策目标加以调整。

 

除此之外,政府主导的碳抵消机制在ETS覆盖范围之外产生信用,也正在成为ETS的重要补充。截至2024年,全球38个ETS中有24个允许国内抵消信用用于合规,中国的 CCER 可抵销最高5%的履约义务,澳大利亚允许100%使用国内碳信用抵消减排义务。这类机制不仅能降低企业合规成本,还能激励难以直接纳入碳市场的行业积极参与减排。

 

与此同时,Angela强调了碳市场收入的使用问题。她表示,2023年,全球碳定价工具产生的财政收入已超过1000亿美元,很多国家把这笔收入用于缓解气候变化引起的社会影响、推动清洁能源投资和支持弱势群体的公正转型,例如加拿大通过碳税返还机制保障家庭利益,欧盟则正在建立社会气候基金。这些案例表明,碳市场不仅是气候政策工具,也是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的纽带。

 

自愿碳市场方面,Angela坦言,目前市场正经历诚信和信心的考验。尽管2024年自愿碳市场发行了超过2.5亿吨信用额度,但过去三年交易量持续下降,流动性不足,市场信心受到挑战。原因在于其诚信(integrity)遭遇质疑,包括“漂绿”风险和声誉影响等。但她强调,这并非坏事,而是一次重要的“压力测试”,提醒我们亟需建立和维护市场诚信,才能保证自愿碳市场的可持续运行。

 

国际上还可以观察到的一个趋势是,买方对碳信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质量信用的价格也出现明显溢价。例如,移除型信用的价格已接近减排型信用的近4倍;《巴黎协定》第6.2条和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机制(CORSIA)第一阶段下的碳信用交易价格更是突破每吨20美元。此外,国际自愿碳市场诚信理事会(ICVCM)推出的核心碳原则(CCP),为定义高质量信用提供了新的基准,正在重塑市场标准。Angela强调,只有在诚信与质量保障的基础上,自愿碳市场才能恢复增长,并在动员全球融资中发挥更大作用。

 

“碳市场的关键作用之一就是动员大规模气候融资。”Angela强调,碳市场的融资潜力巨大。根据美国环保协会的模型测算,如果碳定价覆盖全球60%的排放,平均碳价约45美元/吨,到2030年,强制碳市场每年可动员1万亿美元投资;《巴黎协定》第6条下的国际碳市场有望再额外带动1万亿美元/年;自愿碳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保守估计到2030年约500亿美元/年。这些都表明,碳市场将成为填补全球气候融资缺口的关键杠杆,尤其在动员私营资本、促进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减排方面作用巨大。

 

最后,Angela 呼吁,在当前全球气候行动的关键时刻,建议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快建立ETS;新兴的ETS应充分借鉴现有经验,助力更有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实现; 碳市场不仅是减排工具,更是推动气候投资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使经济发展与气候行动相辅相成;国际合作至关重要,不同碳市场之间的合作与互认将带来巨大益处,美国环保协会研究表明,若碳市场联通形成“全球碳市场”,可在不增加总成本的情况下,使全球减排雄心几乎翻倍;即使仅实现部分市场联通,依然能释放可观的减排潜能。

联系我们
感谢您对EDF中国工作的关心!如有联络需要,请填写表格,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请选择联络类型
  • 约稿/采访
  • 企业交流
  • 综合问题
  • 其他需求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