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是世界公认的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具有增温潜势高、寿命短等特点,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不可忽视。控制甲烷排放,不仅具有减缓短期气候升温速度的气候效益、协同控制空气污染的环境效益,还将产生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及时采取甲烷减排行动,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
中国于11月7日出台的《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备受关注,该方案不仅包含了甲烷减排的多个关键领域,也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指导。
本期节目邀请了具有多年碳资产管理、CCUS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张晓楠博士,就甲烷减排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解读国家最新出台的《行动方案》的亮点内容,并展望未来的相关工作。
本期节目
本期嘉宾
张晓楠:EDF甲烷项目主管
核心话题
1、什么是甲烷?
2、人为甲烷排放主要源自哪些地方?
3、甲烷的用途与危害有哪些?
4、甲烷会对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
5、《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中有哪些亮点内容?
6、介绍EDF独立下属机构明年将发射的甲烷监测卫星
7、为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和有效推动甲烷减排,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Tips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是一种"短期气候污染物",其在大气中的存续时间相对较短,约为12年。尽管甲烷在大气中的存续时间较短,排放量也比二氧化碳少,但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数据,来自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在100年的时间框架内分别是二氧化碳的29.8倍和27.2倍,20年尺度下增温潜势分别是二氧化碳的82.5和80.5倍。甲烷也是对流层臭氧的前体物,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会泄漏甲烷,农业牲畜养殖及水稻种植活动也会排放甲烷。甲烷减排对于人类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温升控制目标意义重大,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重点减排的一类温室气体。同时,能源行业的甲烷排放又占据相当高的比例。
相关阅读
1. 甲烷控排 |《煤矿甲烷减排监管路线图和工具包》中文版研讨会召开 专家共议煤炭行业甲烷控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