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关于黄河的环保科普互动展是什么样?来过的人这么说……

黄河流域是中国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能源、粮食和生态系统息息相关,其转型发展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对黄河流域综合转型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将有助于找到兼顾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我们拥有一支专注于研究黄河流域协同转型的团队,致力于探索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能源、粮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寻找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今年,我们深入黄河上中下游各重点地区,看到了黄河的自然之壮美,也看到了人类活动所造成的伤痕。

在黄河走过一遍之后,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通过一次展览,与艺术家、科学家,以及伙伴机构一起,通过文字、图像、视频、游戏等多种方式,将黄河以及流域的重要发展情况与我们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具像化地展示给观众。

黄河蜿蜒东西、绵延五千余公里,其流域的低碳转型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小小展览,除了展现黄河作为“母亲河”的历史性意义之外,也能让人们意识到黄河在当下、于未来都独占一隅的战略意义。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一周的展出,到场的观众们给予了我们超出预期的正向反馈。我们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小故事,希望将大家的想法记录下来,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参考与评估。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份工作手记,能激发更多关注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关注黄河的伙伴们的灵感与火花。

认知影响行动

——环保领域从业者Bella

Bella是一位环保记者,她在调休日专程前来观展。作为一名相关领域从业者,她所在的机构曾多次做过黄河流域的选题,包含文字、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而举办一场线下展览,也是他们一直想做的事。

Bella认为,线下展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于一些较大的问题,比如气候变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有深刻体会。或许大家只是注意到今年台风更多了,或是从新闻上看到冰川在快速融化,但很少意识到气候变化已经非常严峻。我们时常忘记了自己是地球的一部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Bella相信,人们日常所接受到的信息能够影响个人的行为和选择,通过观展,人们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看到环保人士的努力,从而激发每个人行动起来的意愿。

黄河是我身上的“标签”

——在黄河流域长大的Ella

在参观“美丽黄河”主题展览时,来自陕西的北漂 Ella 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作为一个陕北人,我们经常会说自己是在黄土高原长大的。可能黄河对于北方人的意义与众不同,有时候我会把它当作一个身份的标签。”

展览中的游戏线索令Ella印象深刻,从煤矿工人到面包师,不同行业的角色设置暗示着环境保护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游戏故事线不仅展示了黄河流域所面临的环境挑战,也提示了人们可以为保护生态进行哪些努力。

此外,Ella还特别留意到展览的周边贴纸,“我觉得这次展览做的贴纸特别可爱,我想贴一个在我的电脑上,鼓励自己和身边的人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可爱的画风catch my eye  

——附近白领Lucy和Brie

Lucy和Brie都是在颐堤港附近工作的白领。这是她们第一次看到这样规模的线下环保科普展。Lucy觉得展览的画风非常可爱,很符合她的喜好。

Brie也表示这种将环保知识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呈现的尝试令她眼前一亮。不过时间有限,她们没能浏览完展览的全部内容,非常遗憾。“这种比较硬核的科普展览需要花时间慢慢阅读才能深入了解,展览还有很多内容可以挖掘”,Lucy说,她希望有机会可以再来。

Lucy和Brie都希望未来的展览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性,让参观者通过亲身体验更直观地学习环保知识。

 

期待合作

——环保行业人士Melody和Brian

在颐堤港附近工作的Melody和Brian都是从事环保相关工作的业内人士,两人趁着午休时间前来参观。从观展到参与互动游戏,他们在展览场内认真研究了40分钟。

他们很喜欢这次展览的创新形式,觉得这种采用不同“主题盒子”进行展示的方式非常巧妙,内容详实且视觉效果出色。“每一面都有不同的主题内容,有些话题其实对于我们这种有基础的观众都很晦涩,但是可视化的呈现让理解的门槛降低不少。”Brian说。

“从这个展览,我们首先学到了很多知识,这样呈现的内容不仅让我们做环保科普传播的业内人士看懂,也更便于向更多的公众传递。”Melody和Brian希望未来可以与展览主办方合作,将此次展览上的科普视觉内容搬到其他场景向更多观众展示。他们还计划将这次展览中运用的展示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工作内容中,以更好地完成环境教育和科普的任务。

环境与气候是我的回忆  

——环境工程专业出身的慧玲

环保工程专业出身的慧玲是一个“计划之外”的观展者。在出门会见合作方的间隙,她意外路过了“美丽黄河”展览。毕业十年有余,现在的慧玲已经在从事传媒行业的工作了,但她依然对这场展览感到十分亲切。

展览勾起了她许多青春时代的回忆。“你们展览盒子上的内容,和我们当年的课本内容虽然大有不同,但都是熟悉的能源电力和气候话题。还有很多熟悉的工业流程,也在展览中被转化成了很可爱的图像。”

由于时间有限,她需要赶去约定地点参加会议。离开前,她特意在“星系背景盒子”前合影,想给大学时期环保专业的同学们分享这次意外的邂逅。慧玲希望未来有时间可以再来,细细地浏览这个展览,回忆起专业学习时的点点滴滴。

写在最后

首先感谢每一位参与本次展览的伙伴,你们的努力推动“美丽黄河”展览得以实现,也让我们充满了动力。

我们在颐堤港·冬季花园的展览仍在持续,相信这份记录还将更加丰富。从即日起至11月12日,我们依旧会在展览现场期待和大家相遇。

举办一场展览不是一项工作的终点,我们更希望能以此为起点,为黄河流域综合转型工作做更多的延伸。更多关于此次展览的筹备历程及研究成果,我们将通过一期播客节目进行讲述,于近期与关心黄河的大家分享。

 

注:文中出现人物均为化名。

联系我们
感谢您对EDF中国工作的关心!如有联络需要,请填写表格,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请选择联络类型
  • 约稿/采访
  • 企业交流
  • 综合问题
  • 其他需求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