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EDF研究 | 氢气排放问题亟待重视 准确监测是关键

氢气作为一种原料和能源载体具有减缓气候变化的巨大潜力,可被用于工业、交通、能源等多种领域。而氢能的成功发展则可以加速全球向低碳经济过渡,有助于实现《巴黎协定》中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以下的目标。目前,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和相关行业已经开始大规模发展氢能,美国能源部于今年6月发布《国家清洁氢能战略和路线图》,提出了加速清洁氢能发展的综合框架与路线图,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发布氢能相关的政策与战略。然而,氢气作为一种容易泄漏的气体,具有间接的温室效应:它会延长大气中甲烷的寿命,也能够通过连锁反应产生对流层臭氧和平流层水蒸气,这些都将加剧地球变暖。目前,相关研究对于氢气泄漏问题的关注点仍然是氢系统的安全性,缺乏对氢气排放气候影响的重视。因此,氢的广泛部署能否帮助实现期望的气候目标,重点取决于氢气的生产、管理和使用方法。

研究表明:如果处理得当,氢气能够带来真正的气候效益

在低氢气排放的情况下,绿氢(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生产的氢气)几乎不会产生气候影响,蓝氢(化石燃料制氢+CCS)产生的气候影响也可以大大减少(同时甲烷排放也很少的情况下)。这意味着,要实现氢气的最大气候效益,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整个产业链(即生产、转化、长输/输配、储存和终端利用)中的氢气逃逸。

目前,行业中氢气检测的关注点是安全性,仅能检测到具有爆炸风险的大量氢气泄漏,缺乏能够准确、快速检测出低浓度(ppb级)氢气泄露的传感器——我们无法量化具体有多少氢气被排放到了大气中。过去的二十年中,一些研究试图估算全部或部分产业链的氢气排放量。EDF最新发表的论文梳理了这些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对于全产业链氢气排放率,估算的数值区间非常大。因此,业内亟需开发高精度的氢气检测设备,以量化氢气排放的气候风险。

氢气排放可能发生在产业链的任何环节

氢气系统的氢气排放可分为有意和无意排放(或称为操作性和逃逸性排放):有意排放包括操作过程中的吹扫和放空;无意排放包括管道工程(管道、阀门、接头、密封件等)和设备的泄漏,管道的扩散,从储存的地方(如压缩气罐或液氢罐、盐穴和枯竭的油气田)渗透,排气中残余的氢气以及液氢的自然气化。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注:全产业链中潜在的氢气排放源

全产业链中的氢气排放率难以精确量化

由于缺乏直接测量措施,目前全产业链中氢气的排放率都是通过假设、计算、实验以及模型来估算的,这也导致了产业链各环节氢气排放率的估算范围都非常大。

其中,与液氢相关的排放率范围最大,因为液氢非常容易气化,具体而言,氢液化为0.15%-10.0%,液氢卡车运输为2.0%-13.2%,液氢处理(如装卸过程)为2.0%-20%,液氢加注站为2.0%-15.0%。

准确测量氢气排放是实现气候效益的关键

准确测量氢气排放具有多重好处:首先,它将支持化学-气候模型的改进,帮助理解氢气部署对气候的潜在影响;第二,对产业链特定环节的实地测量能够使我们准确计算氢气的温室效应,从而改善氢气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估,更好地与其他气候解决方案对比;第三,测量将有助于确定主要的排放源和减排机会,以采取最佳应对措施。如果能够对氢气排放进行准确测量,我们就可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未来将要部署的氢能基础设施中将氢气排放降到最低,这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氢气系统的气候效益至关重要。

技术突破:新型氢气传感器实地检测取得成功

值得欣喜的是,氢气排放测量技术已经取得积极进展,在美国能源部的资助下,Aerodyne Research 公司开发出了一种氢气传感器原型,该传感器精度高、测量频率高,可在几秒钟内检测出数十ppb级别的氢气。利用该新型氢气传感器,我们首次实现了微量氢气泄漏的实地测量。

EDF科学家们与Aerodyne和康奈尔大学合作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进行了试验,驾驶装备该传感器的研究车,在遍布油气设备且释放定量氢气的草地试验场上行驶,该传感器成功地检测到了空气中的数十ppb级别的氢气浓度升高,并计算出氢气的排放量,这是氢气排放检测和量化的一个突破。

未来中国如何最大化氢气的气候效益

当前,中国也十分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将氢能视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8月,国家标准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推动建立氢能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其中也提到要制定氢系统泄漏率测试方法的相关标准。为了加强对氢气排放气候影响的重视,最大限度的发挥氢气系统的气候效益,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低碳技术研究和政策决策中考虑氢气的气候影响。目前对于氢气排放气候影响的基础科学研究已经逐渐成熟,科学界对于氢气的全球升温潜势已达到基本共识。虽然氢气的排放量未知,但可以在氢能技术的评估中考虑估计的排放量, 从而量化可能的气候影响。

第二,研发高精度的氢气检测设备。目前氢气全产业链的排放量数据仍然缺乏,亟需开发出检测迅速的高精度(如ppb级)氢气检测设备,从而确定整个产业链中氢气的排放源及排放量,量化氢气排放的气候风险。

第三,确定减少氢气排放的措施,推广最佳实践。例如,采用制氢加氢一体站等形式,尽量缩短氢气生产和利用的距离,从而减少运输阶段的排放。

联系我们
感谢您对EDF中国工作的关心!如有联络需要,请填写表格,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请选择联络类型
  • 约稿/采访
  • 企业交流
  • 综合问题
  • 其他需求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