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EDF观点 | 实现净零排放,这些技术需在2050年前充分部署

IPCC最新报告显示,目前人类面临的气候危机无比紧迫。如果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度或2度以内,未来几年将非常关键,必须快速、深度且立即实施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在近期举办的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简称“碳博会”)的分会场——外商投资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上,EDF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介绍了EDF最新发布的《通往净零的路径:创新势在必行》报告。在介绍中秦虎提到,如果要达到温升控制在1.5度以内的目标,根据测算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需减少43%(基于2019年的排放),因此在未来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开展。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年度报告《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1]:2022年,干旱、洪水和热浪影响了各大洲,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南极的海冰下降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欧洲一些冰川的融化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应对气候变化不再是一个文字层面的概念,其紧迫性在这些事件上被反复印证、反复强调。

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显著而紧迫的重大问题。对此,秦虎指出,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包括技术手段、行为改变以及生态系统,以此从大气中减少或移除温室气体,从而帮助降低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三种路径都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民间组织等利益相关方采取相互促进的战略行动共同推进。

从技术层面,秦虎在发言中重点介绍了对于实现净零排放至关重要的 “三大技术”和“十项拓展技术”,并逐一从减排潜力、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三大技术”是指可再生电力、电网连通性与储能,以及可持续燃料。通过“三大技术”可以建立清洁能源的基础,然而仅靠这些技术仍不足以实现净零排放,必须与“十项扩展技术”协同推进。十项扩展技术包括:绿色钢铁、混凝土CCUS、替代制冷剂、隔热(保温)、纯电动汽车和充电网络、替代蛋白、牲畜甲烷抑制剂和消化器、精准农业、直接空气捕集、核裂变和核聚变。

气泡大小表示2020-2050年各技术累计预估减排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气候领域创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并非孤立路线,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秦虎在发言中对气候创新技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创新技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这其中,能源生产系统是能够进行大幅减排的关键干预点。具体来说,可再生电力、电网连通性与储能以及可持续燃料这“三大技术”是实现净零排放最重要的抓手。

同时,秦虎还强调了阶段性推进气候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在2050年前部署这些技术非常重要,但是要实现减排目标,这些技术领域仍需要加速创新;企业、金融机构和决策机构在加速创新中缺一不可。

EDF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净零排放的未来,并探寻充足的气候减排方案来实现气候目标,为政府、企业、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指导,从而推动各方参与气候技术创新,加快气候技术的开发和部署速度,最终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气候技术创新环境。

 

《通往净零的路径:创新势在必行》报告原文链接:

http://123.56.70.122/uploads/soft/230327/1_1641207161.pdf

 

参考资料:

[1] 世界气象组织:《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 https://public.wmo.int/zh-hans/media/%E6%96%B0%E9%97%BB%E9%80%9A%E7%A8%BF/%E4%B8%96%E7%95%8C%E6%B0%94%E8%B1%A1%E7%BB%84%E7%BB%87%E7%9A%84%E5%B9%B4%E5%BA%A6%E6%8A%A5%E5%91%8A%E5%BC%BA%E8%B0%83%E6%B0%94%E5%80%99%E5%9C%A8%E6%8C%81%E7%BB%AD%E5%8F%98%E5%8C%96

联系我们
感谢您对EDF中国工作的关心!如有联络需要,请填写表格,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请选择联络类型
  • 约稿/采访
  • 企业交流
  • 综合问题
  • 其他需求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