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CEMF案例分享 | 山东明水工业园区探索绿色转型多重效益

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减少工业部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其次,绿色低碳转型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和物质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此外,转型还能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山东明水老牌工业园区绿色转型的实践为案例,探索工业部门绿色低碳转型的多方效益,为工业园区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实际经验。

 

明水经开区坐落于济南章丘,于1992年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东连淄博、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是黄河下游流域沿黄工业园区之一。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经开区最初以发展传统制造业为主,以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伴随着传统粗放型经济的发展,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等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扭转园区内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的境况,对紧临黄河的明水经开区来说刻不容缓。

图1: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作为沿黄重点合规园区,明水经开区在十余年前就意识到了产业转型升级所能带来的潜在红利,从“十二五”时期便开始积极进行布局。2012年,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随即开始布局产业转型。2016年,章丘撤市设区后,为加快融入济南主城区,明水经开区将转型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并着手于污染防护治理以及生态保护。2020年以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战略出台后,明水经开区的转型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领域。基于更明确的政策导向,明水开发区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发展实际加快绿色低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汽车、食品医药包装、新材料、数字经济等六条产业链,推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在十余年的转型改革进程中,为应对黄河流域资源性缺水等生态问题,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将产业转型与环境治理工作并线推进,协同发展创新技术与数字经济,探索出一条颇具代表性的老牌工业园区绿色转型发展之路。2022年,明水经开区新建企业环评率达100%,园区绿化覆盖率达40%;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到9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园区内企业通过绿色技术改造、建设新能源项目、实施智能化改造等工作,带动了园区整体的绿色发展。以明泉集团为例,集团转型升级后,开启氮肥退城进园技改提升项目, 淘汰落后工艺,打造“绿色、高效、高端”的产业生态圈。改造后煤炭用量将减少21.5万吨/年,综合能耗(当量值)将节约20.63万吨标准煤/年。

同时,园区的绿色转型发展也推动了企业的绿色发展。例如,中国重汽表示在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能源资源和环境排放压力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现园区绿色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园区整体的环境,促进使用清洁能源,并实现余热余压的的综合利用。改善园区传统用能模式有利于节省企业能源费用成本,减少污染排放。除此之外,转型也加快了园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时淘汰高耗能产能,强化生产过程资源节约,并利用绿色能源技术,推动了光伏项目的建设,打造绿色工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娃哈哈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园区的转型促进了企业设备升级,提升设备生产效率并降低设备损耗,提高企业产品产量,倒逼企业发展成为资源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企业。

图2:明水工业园区

由于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各项指标给企业绿色发展带来了高成本的压力,明水经开区为帮助企业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提供了资金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支持。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变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逐步形成环境与经济效益并行不悖的发展模式。在这种自上而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耗举措,多方共识之下,推动企业与园区共赢共生的良性循环。

综合来看,山东明水老牌工业园区绿色转型的实践体现了工业园区可通过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和绿色环保带来多重效益,而绿色技术的应用能为减污降碳做出卓越贡献,同时,园区的绿色低碳转型也离不开对企业的引导与支持,以此发挥企业的共同力量。

联系我们
感谢您对EDF中国工作的关心!如有联络需要,请填写表格,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请选择联络类型
  • 约稿/采访
  • 企业交流
  • 综合问题
  • 其他需求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