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EDF年终盘点 | 危机中前行,坚持4条路线推进气候行动

2022年,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气候和天气事件推动着气候危机不断向人类逼近。去年夏天,中国、欧洲、北美和南美意料之中地再一次经历了破纪录的高温天气;高温干旱导致四川出现了严重的用电荒;巴基斯坦三分之一的地区被洪水淹没;非洲也在经历长时间持续的旱灾。而升温仍在持续,世界气象组织警告,未来五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的可能性为50%,而这一概率将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在这不平凡且充满波折的一年,EDF仍然坚持以”保护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为使命,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Economics)、科学(Science)、包容性发展(Justice & Equity)与企业合作伙伴关系(EDF+Biz)这四种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推动气候行动的发展。

过去一年,EDF通过科学研究,指出应重视氢气泄漏而造成的气候风险;积极推动了美国历史上在气候行动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的顺利通过;在波多黎各开发的太阳能项目,为当地弱势群体提供了发展机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EDF在2022年获得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可,获得IMO咨商资格;并在全球范围内启动了新版LOGO。新LOGO以机构全称“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替代了之前“EDF”的首字母缩略表达,以便更清晰地树立机构形象。

EDF中国项目则在以往碳排放权交易、甲烷减排、能源模型、海洋保护、低碳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气候技术创新、黄河流域综合治理、气候智慧型农业等具有气候治理前景领域的关注。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前行。为此,在新年之际,我们梳理了2022年EDF中国项目的主要工作成果,以记录这些难忘的瞬间。

经济 Economics

● 支持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2021国内碳价格形成机制研究报告》,就全国碳市场形成有效价格信号的影响因素和挑战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编制英文版的“Report on China Carbon Pricing Mechanism 2021”。

● 深度参与且支持了《2021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中国碳价调查报告通过对中国已经被纳入或即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碳密集型行业的行业代表,尤其是来自电力行业的代表,进行广泛的调查,反映了中国碳市场各利益相关者对中国未来碳价的看法和期望。

● 针对当前中国气候信息披露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焦点问题,EDF与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共同主办了“企业气候信息披露与碳市场机制”圆桌论坛

● EDF与北京绿色交易所联合举办了“双碳目标下的自愿减排市场展望”圆桌论坛,围绕国内外自愿减排市场情况与实践、高质量自愿减排量的国际趋势等主题展开讨论。

 

● 支持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碳中和计划和奥林匹克气候变化战略遗产的研究,并基于碳信用质量倡议(Carbon Credit Quality Initiative,CCQI)对《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的碳抵消产品评价指标提供了意见建议。

科学 Science

● 为全国首个全生命周期碳中和公园——昊天碳中和公园提供技术支持。该公园创造性地整合了二十余项绿色低碳技术,从全生命周期打造碳中和示范样板。公园已于2022年4月对公众开放。

● 梳理气候技术创新发展现状及趋势。为了更好地促进气候技术创新,EDF对能源、交通、建筑、工业、投资等领域的气候技术创新发展及投资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梳理,识别了技术创新面临的挑战,并形成了初步建议。基于这些前期准备工作,2023年,EDF将在中国启动气候技术行动(Climate Tech Convening),为投资者、企业家、行业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搭建技术沟通交流的国际化平台。

● 支持《北京冬奥绿色低碳遗产报告—十大技术与实践》的梳理和总结筛选。《实践报告》内容共分为可持续性管理、零碳实践、生态保护以及区域发展四大篇章,《技术报告》则包括可持续性管理、低碳节能和生态保护三大篇章。

● EDF发布多份基于海洋的气候减缓报告,重点阐述了蓝碳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NCS)方面的潜力,及其潜在的市场交易价值。

● EDF发布空气污染小尺度溯源新工具——Air Tracker,该工具为EDF全球清洁空气倡议项目(Global Clean Air Initiative)的最新前沿科学进展,2023年,EDF将把此项工作引入中国,贡献于中国空气治理工作。此外,EDF还举办了大气精细化监测助力“三线一单”落地应用课题研讨会

● 2022年,EDF与合作伙伴开展了低浓度瓦斯减排及利用的相关研究,并基于这些成果,支持了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召开首个煤炭行业零甲烷排放矿区试点的启动。

● 推出全新气候恢复力渔业工具包,为渔业社区和合作伙伴提供了建立气候恢复力渔业相关的创新工具和学习资源,以帮助其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工具包主要覆盖六个领域,即治理与政策、科学与数据、气候适应性管理、保障捕鱼权、生计与福祉、海洋技术解决方案。

● 2022年,由EDF发起的第三届中国甲烷论坛以系列研讨会的形式召开。主题包括:农业温室气体减排路径;废弃物甲烷管控;煤炭行业甲烷管控及利用;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甲烷减排行动;甲烷监测技术及数据处理方法;美国、欧盟等甲烷战略对中国的启示与影响;中美甲烷管控政策对话会;甲烷减排技术的投融资模式研究等内容。

包容性发展 Justice&Equity

● 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于9月发布《能源转型的低碳、韧性、包容性发展》报告。报告分析了能源系统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指出能源转型是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新时代的能源转型必须是一个低碳、韧性和包容性协同发展的过程。

● 在EDF的支持下,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研究院联合牵头,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立法策略研究,并将包括战略报告、专题研究、立法草案和说明等在内的一系列成果,纳入“CIDEG研究论丛”结集出版——形成《黄河流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立法策略研究》一书。

企业合作伙伴关系 EDF+Biz

● 为支持各国推进油气行业甲烷减排的工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通过其国际甲烷排放平台(IMEO)组织开发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甲烷减排的培训课程。在EDF的支持下,其中国区首期培训成功举办。

● “气候拓新者”(Climate Corps)项目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2022年,共有35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参加项目,前往联想、宜家、达能、高露洁等22家知名企业进行实习,帮助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降低能源成本。

2022年被认为是气候行动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纷扰的经济、政治事件给持续推动气候行动带来了挑战。而我们依旧坚定前行。新的一年,EDF北京办公室将坚持通过经济、科学、包容性发展和伙伴关系之路,在相关领域持续深入推进。感谢陪伴,希望新的一年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

联系我们
感谢您对EDF中国工作的关心!如有联络需要,请填写表格,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请选择联络类型
  • 约稿/采访
  • 企业交流
  • 综合问题
  • 其他需求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