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气候投融资系列报告1——投资驱动全球航运低碳转型

 

近日,EDF正式发布了《投资驱动全球航运低碳转型》报告(“Maritime Makeover-The role for investors in decarbonizing global shipping”,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从航运核心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角度出发,对其行业温室气体减排面临的挑战以及机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介绍了目前国际上现有的政策体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金融和投资行业在推动航运低碳转型过程中的定位和作用。报告以清晰明了的案例说明形式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评估航运公司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理念和方法。本文将介绍该报告主要结论及核心观点,为中国金融机构开展气候投融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报告核心结论和观点 

 航运温室气体排放水平高,且减排难度较大:为了进一步推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的航运减排,我们需要一套以新型零碳燃料为核心的一揽子方案;

● 依照当前航运减排情况并不足以达成《巴黎协定》的目标:航运2050净零目标的实现是以所有利益相关方当前迅速开展强有力措施为前提的,这不仅包括减少燃料消耗同时也意味着要加速非化石能源的利用;

● 航运公司低碳转型工作刚刚起步,任重道远:当前全球只有16家航运价值链上的龙头企业做出了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和相应承诺,而做出承诺仅仅是一个行业制定低碳转型规划的开端。我们认为在短期内,船东和船舶实际营运人应关注如何进一步减少燃料消耗;而在长期来看,大规模开展技术研发以推动零碳航运燃料的使用则是关键;

● 航运需求端需要进一步倒逼行业低碳转型:从需求端来看,货物托运人和船舶租赁人应优先考虑使用低排放的货轮以此来支持整个航运供应链的低碳转型;

● 航运公司需要加强气候信息披露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要求:本报告从投资者和信贷机构的角度识别了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需求,基于此我们航运服务的供需两端都需要开展企业层面的气候信息披露。

 

投资者该如何助力航运减排

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无论是船东还是船舶运营公司都依赖于外部资本的支持,其中包括贷款、股权融资或者发行债券等手段。数据显示航运业价值链上各环节市场容量前10的领军企业大部分是上市公司并且都有公司债发行和流通,而无论规模大小,几乎所有的航运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依靠银行贷款来发展和运营。这就为投资者和信贷机构推动航运低碳转型提供了契机。

总地来说,金融的支持和投资转向对于减少船舶运营阶段排放同时加速低碳燃料的终端应用有重要意义:一是投资者可以运用金融行业的各种手段对新型燃料的运用进行风险的识别和测算并以此来引导资金流向,从而进一步减少航运在长期内可能面临的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和风险,同时加强对未来由于燃料供应冲击或者原料价格异常波动所带来风险的识别和管控;二是投资机构发挥自身影响力推动IMO出台更加强有力的政策以加速航运的低碳转型。

从不同筹资渠道来看,报告分别从信贷机构(银行)和金融市场(债券和股权)两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1、银行(Banks)

截止2021年底,航运业内规模最大的20家公司的总负债为1020亿美元同时其一般资本性支出(CAPEX)达到100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航运公司需要定期以来外部资本的支持(例如银行贷款等)来替换老化的船舶,而为了进一步控制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船舶的更新率将在未来几年维持在新高位,这也就意味着CAPEX将在未来几年显著增加,而航运公司对于银行贷款的依赖度也将随之提升。因此,包括银行在内的信贷机构可以通过设定定向的金融激励来支持行业的低碳转型。

注释:CAPEX即Capital Expenditure, 指一家公司用于购买、升级以及维护有形资产的资金支出,多用于新项目的开展或相关投资,对于航运公司而言即主要是船舶等固定资产的购买,更新和维护。

案例-波塞冬准则(Poseidon Principles)

Poseidon Principles于2019年6月正式发布,是第一份针对金融机构设计的关注单一行业低碳转型的一致性框架协议,其主要用于评估和公开披露准则签署方有关航运业务的金融资产配置组合在气候目标一致性方面的表现,目前已有26家银行加入该准则并承诺将气候相关指标(例如排放强度,对标IMO发布的气候变化目标)纳入贷款审批条款。加入Poseidon Principles的银行每年都要对外公布其贷款组合的气候相关指标与IMO温室气体战略的对标情况。如图2.1所示,2021年度有11家银行贷款组合的碳排放表现符合或者优于IMO设定的基准值,而另外12家排放强度超过了IMO的设定。

 

图2.1 各银行机构温室气体战略对标图(对标IMO低碳转型路径)

 

2、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s)

报告分别从债权(债券市场)和股权(股票市场)持有者两个角度分析了金融市场参与者如何推动航运业能源转型。首先,绿债市场将为航运企业减排行动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从技术支撑和执行层面看,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limate Bond Initiative, CBI)在2020年就发布了航运也绿债发行的标准,统领新西兰渡轮业务的国家控股Kiwirail公司依照上述标准筹集了3.5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购买2艘低排放的渡轮,而这只是全球众多航运公司中的一个个案,考虑到未来行业整体转型的大趋势,包括绿色债券、可持续债券在内的多种融资工具将必定为航运的能源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包括金融机构和个人在内的各类投资者应通过行使其股东权利向航运服务提供商(即船东和船舶运营商)和航运服务的具体需求方(例如在集装箱海运业务中的实际受益货主,beneficial cargo owners(BCO)以及在干散货和邮轮运输中的实际船舶租赁者)施加压力,从而促使上述航运服务提供商和需求方将应对气候变化提上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议事日程。

 

航运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刚刚起步且距离达到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尚有差距,而这将会给投资者带来转型风险,后续工作的关键在于制定一系列高效率、可操作并以燃料替换为核心的战略体系。作为资本密集行业,各类投资者应该与航运的供需两端一道探索并制定可行的低碳转型路径,并进一步支持相关政策的出台来降低潜在的转型成本,实现成本效率最优的行业低碳转型。

联系我们
感谢您对EDF中国工作的关心!如有联络需要,请填写表格,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请选择联络类型
  • 约稿/采访
  • 企业交流
  • 综合问题
  • 其他需求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