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专家观点|2022中国甲烷论坛探讨低碳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2022年6月30日,中国甲烷论坛-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成功举办,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国内农业行业管理人员、领域研究团队和知名专家齐聚线下,共同交流国内外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发展趋势、温室气体管控、模型方法、气候风险、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和监测技术等。
 

 
考虑到农业活动的全局性和系统性,此次会议不仅关注生产环节的甲烷排放,更加强调从国际视角、粮食安全、世界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农食系统转型等,多维度、多层次地探讨了农业甲烷减排。
从与会嘉宾的讨论和分享来看,科学界已经意识到了农业食物系统温室气体数据核算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而支撑决策和效果验证的基础是构建更精准的MRV体系。在技术方面,还需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尤其是协同实现粮食安全与气候行动的技术,从而将增产提效与减污降碳结合起来。在市场机制方面,有模型研究表明碳市场机制的建设和消费者的积极参与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气候变化已经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显著的持续影响。在此背景下,气候智慧农业将成为应对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挑战的新路径。气候智慧农业全面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系统复杂性,强调三重目标,即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单产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综合了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气候行动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参会嘉宾精彩观点如下:
 

 
从农业食物系统转型助力碳中和的角度:
 
与会专家们建议:
建立规范的碳排放核算体系;
制定农业食物系统综合减排战略;
鼓励开发多赢的农业技术;
鼓励消费者成为碳中和行动的积极参与者;
加强碳汇市场的建设;
优化国土空间的规划和用途管控,增加生态系统碳汇
 
从减缓气候变化的角度:在当前的减排政策下,实现2度和1.5度温控目标的形势非常严峻,需要更多的技术研发、政策推动和资金投入。
 
从农产品供需变化和供应链管理的角度:主要进口国应该关注其贸易伙伴国的气候风险,积极参加全球贸易治理。

从农业支持政策优化的角度: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大食物观的思路优化政策,推动农业支持政策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变;适当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补贴,支持营养低碳食物的生产,同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绿色科技研发和推广的公共投资,以实现营养健康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
 
从加速技术落地的角度: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依旧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阻力。这需要我们拓展思路和视野,鼓励跨学科的合作探索。
 
从协同发展的角度:每减少一公斤甲烷的能量能产生1.7公斤的标准奶,2.4公斤羊肉。因此,甲烷减排是实现畜牧业增产提效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抓手。其中,节水抗旱新品种水稻的推广及配套管理措施可以同时降低水肥投入与甲烷排放,是保证粮食安全和发挥种植业气候减缓作用的多赢技术。
EDF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接下来还将举办2022中国甲烷减排论坛的后续活动,包括油气领域甲烷减排分论坛,中欧、中美甲烷政策对话会,以及甲烷减排技术的投融资模式分论坛等,敬请期待。
(以上内容根据速记整理,未经专家确认)
 
 
联系我们
感谢您对EDF中国工作的关心!如有联络需要,请填写表格,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请选择联络类型
  • 约稿/采访
  • 企业交流
  • 综合问题
  • 其他需求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