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1年10月8日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对今后几十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能源富集区,能源资源种类齐全、储量大、质量好,流域内形成了上游水电、中游煤炭、下游石油的分布格局,被誉为中国的“能源流域” 。中国有大型煤炭基地14个,黄河中上游地区占了7个,有9个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其中有6个分布在黄河流域中上游;黄河流域中上游的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0%左右。黄河流域也是重要的煤化工基地,煤化工企业聚集现象严重,炼焦、氮肥制造及部分化学品制造企业约占全国煤化工企业数量的80%,沿河分布,呈现污染集中,风险集中的特点。
因此,黄河流域沿线省份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对于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EDF美国环保协会正在联合高校、研究院和国家智库等相关机构,开展黄河流域能源转型、公平公正转型、甲烷管控利用、废弃矿井治理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相关研究,旨在为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美丽黄河的构建以及2035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在此背景下,“黄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 – 美丽黄河与能源转型研讨会”近日召开。会议详情如下(以下内容转自清华大学CIDEG):
12月17日,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与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共同组织召开“黄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 – 美丽黄河与能源转型研讨会”,来自国家发改委环资司、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石油国家经济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赛迪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部规划院、中国农科院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长安大学建工学院等机构的专家线上、线下参与了此次研讨。研讨会旨在向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求战略理念支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与会专家围绕美丽黄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发展模式转型与实现路径两个核心议题议题展开分享和讨论。本次研讨会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和济南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1年•经济学):黄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的分论坛活动。会议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所研究员胡秀莲共同主持。
合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