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EDF观点 | 拜登气候行动解读(10):海洋保护的三个举措

1月27日,美国总统拜登上任第一天就签署了《应对国内外气候危机》的行政令(以下简称“行政令”),提出了“2030年前至少保护美国30%的土地和水域”的目标,还强调要增强渔业和受保护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此外,拜登政府还“吸收”了两员海洋保护大将——坚定的海洋保护支持者、现任总统气候特使约翰·克里和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局长、现为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气候与环境副主任的简·卢布琴科。

 
看起来,为保护海洋,美国已经准备好了。那么,拜登是否能真正统筹运用上述三个举措?
 
本文是美国环保协会(EDF)微信公众号“拜登气候行动解读”系列第10篇。此前,我们已经推出了:
 
拜登气候行动解读(1):新行政令
拜登气候行动解读(2):拜登政府最重要气候举措并非重返《巴黎协定》
拜登气候行动解读(3):美国电力行业靠什么脱碳
拜登气候行动解读(4):美国重新入群
拜登气候行动解读(5):交通行业深度脱碳
拜登气候行动解读(6):公务车电动化遇阻
拜登气候行动解读(7):得州大停电是否会影响拜登气候政策走向?
拜登气候行动解读(8):联邦土地油气租赁临时禁令
拜登气候行动解读(9):“评估供应链风险”剑指中国?
 
第一个举措:
2030年前至少保护30%的土地和水域
 
行政令要求美国内政部长与农业部长、商业部长、环境质量委员会主席和其他相关机构负责人协商,在行政令发布之日起90天内,向美国国家气候工作组提交一份报告。报告需要提出实现“2030年前至少保护美国30%的土地和水域”的目标的措施,确定土地和水域是否符合保护条件的准则,建立进展情况衡量机制等。
 
截至2020年6月,美国建立了约1000个海洋保护区 (MPA),大约占美国水域面积的26%,而处于最高度保护级别,即禁止捕捞和采掘活动(no take areas)的海洋保护区,仅占美国水域的3%。
 
事实上,建立国家海洋保护区是拜登政府能最快动用的保护海洋的方法之一——美国《文物保护法》(Antiquities Act)赋予总统不需经过国会立法,就可以以行政令的方式设立陆地和海洋国家保护区(National Monument)的权力。
 
然而,要想达到保护30%的土地和水域的目标,并非那么容易。
 
首先,通过行政令建立的海洋保护区面临政策不稳定风险,即可能会被新一届总统再以行政令的方式进行调整。
 
例如,2020年6月5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马萨诸塞州与渔民行业举行圆桌会议,随后签署公告,重新开放了东北峡谷与海山国家海洋保护区(Northeast Canyons and Seamounts Marine National Monument)内属于该州的8000平方公里水域内的商业捕捞活动。此前,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于2016年9月15日建立东北峡谷与海山国家海洋保护区。为保护深海物种,保护区内禁止商业捕鱼和矿业开采活动。
 
其次,还应厘清 “保护”的定义。
 
如果是严格禁止捕鱼的保护区,即禁止在美国30%的海洋水域进行所有商业捕鱼活动,可能会遭到商业渔业等利益相关者的反对。而且,有些科学家认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气候变化,而海洋保护区并不能解决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反而会降低渔业管理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灵活性。
 
第二个举措:
增强渔业和受保护资源的气候适应能力
 
行政令要求美国商务部长通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局长,在行政令发布之日起的60天内,收集渔民、区域海洋委员会、渔业管理委员会、科学家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于如何使渔业和受保护资源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见,包括管理和保护措施的改变,以及科学、监测和合作研究的改进。
 
行政令还强调了包括湿地、海草、珊瑚和牡蛎礁、红树林和海带林等沿海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在减缓气候变化、增强气候适应能力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拜登竞选期间,美国众议员劳尔-格里哈尔瓦和凯西-卡斯特于2020年10月共同撰写并向众议院自然资源委员会提交了《基于海洋的气候解决方案法案》(H.R.8632)。该法案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蓝碳生态系统中的碳储存,促进沿海地区的恢复能力和适应性,支持气候适应型渔业,以及恢复美国在国际海洋治理中的领导地位。
 
虽然这一法案可能无法在参议院获得足够支持,但它为众议院在新一届国会中如何处理海洋政策提供了路线图,并受到很多环保组织的欢迎。
 
美国环保协会(EDF)非常支持《基于海洋的气候解决方案法案》中包括蓝碳、增加滨海适应气候变化和提高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的投资,以及监测和减少航运排放的条款。

——EDF海洋项目高级副总裁施瓦布
 
2020年,EDF更新了海洋项目战略,更加重视气候变化。当年,EDF不仅提出“到2030年提高全球60%的渔业的气候适应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提出了实现气候韧性渔业的五个途径。

第三个举措:
海洋保护的两员“大将”
 
在美国,克里被认为是海洋和气候变化的斗士,他曾致力于制止流网捕鱼工作多年。
 
克里曾说:“绝大多数的渔业存在过渡捕捞的问题。海洋正逐渐被围困,越来越受到威胁。作为一个马萨诸塞州长大的孩子,后来去海军服役的年轻人,我一直对海洋充满了热情。”
 
2014年,克里发起了每年举办一次的“我们的海洋会议”(Our Ocean Conference)。这是一个为保护和管理海洋争取更大承诺的运动,邀请世界各国的领导人、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做出并履行海洋保护的承诺。
 
EDF参加了2018年和2019年的会议:
 
•2018年,EDF与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共同在巴厘岛举办了“加强亚洲海洋保护国际合作”的研讨会,来自美国、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日本和马达加斯加的政府、科研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相关人员,共同探讨海洋保护和可持续渔业管理面临机遇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合作方向。
 
•2019年,EDF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挪威奥斯陆联合召开了绿色“一带一路”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主题边会,并启动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海洋命运共同体和海洋环境治理”专题伙伴关系,通过构建更加广泛的伙伴关系,加强海洋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携手建设绿色“一带一路”。
 
2019年9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此后,气候变化与海洋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
 
在2021年1月26日举办的气候-海洋雄心峰会上,克里提出“不解决气候问题就不能保护海洋,不保护海洋也不能解决气候问题”,再次向全世界强调海洋与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克里也是中美海洋合作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华盛顿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共同出席在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举行的中美“保护海洋”特别会议。杨洁篪提出,中美两国应在现有合作成果基础上再接再厉,努力把“保护海洋”打造成为中美合作新的增长点。
 
在拜登政府内部,克里将有一位有力的合作伙伴——卢布琴科。
 
3月19日,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局长卢布琴科被被任命为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副主任。作为一名海洋生态学家和环境科学家,卢布琴科从事海洋、气候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福祉相互作用的研究多年,在国际海洋研究领域享有盛誉。她还曾任职奥巴马时期的海洋科学特使,积极推动海洋和气候变化的国际科学交流。
 
作为EDF董事会成员,卢布琴科一直对EDF的海洋工作和方向提供指导和建议。EDF的执行副总裁阿曼达·利兰表示,她从卢布琴科的建议中收益匪浅。“我相信她将以科学和公共利益为指导,寻求促进健康、经济复算、公平和可持续性的气候和环境解决方案,推动人与自然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
 
我们期待拜登能够三管齐下,在做好美国国内海洋保护工作的基础上,让美国与中国等其他国家一道,应对气候变化危机、改善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增强以海为生的人们的生计能力,建立繁荣昌盛的海洋和沿海社区。
#海洋  
联系我们
感谢您对EDF中国工作的关心!如有联络需要,请填写表格,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请选择联络类型
  • 约稿/采访
  • 企业交流
  • 综合问题
  • 其他需求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