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美国推零排放汽车2030年新目标,全球电动化浪潮加速

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提出到2030年,新轿车和轻型卡车销量的一半将为零排放,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美国底特律的三大车企——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Stellantis(克莱斯勒的母公司)——分别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宝马、福特、本田、大众等车企也发表联合声明,赞赏拜登的决定。

 
电动车为拜登政府气候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台后,拜登积极兑现竞选气候承诺,重建美国全球气候领导力。4月,美国更新自主贡献目标(NDC),提出要在2030年减排50-52%。目前,拜登正加紧推进竞选中提出的低碳行动,包括2035年前实现电力部门全部“脱碳”,并在2050年前实现100%的清洁能源经济和净零排放。
 
交通领域的政策进展是其2050年碳中和目标落地过程的一部分,也是拜登竞争承诺的内容之一。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美国提出的2050年碳中和目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发展。
 
EDF美国环保协会总裁柯瑞华(Fred Krupp)指出,拜登总统的行动将促进制造商追加投资。这些制造商已经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将帮助购买零排放汽车的美国家庭和商业节省数千美元的燃料成本。这是应对气候危机和确保健康社区所必须。
 
多措并举,美国在电动车领域追赶中欧
 
随着全球能源清洁转型的持续推进,尤其是在包括中国和欧盟在内的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后,交通领域电气化进程加速。
 
中国和欧洲对电动汽车重视较早,且推动力度很大。中国和欧洲目前已经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2020年全球新注册电动汽车约300万辆,其中欧洲约140万辆。中国和欧洲电动汽车市场至少占据了全球份额的80%以上。中国和欧洲电动汽车在新车销量中的占比都已经超过10%。
 
美国电动汽车在新车销量中的占比大幅低于中国和欧洲。2021年上半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为27.3万辆,渗透率为3.2%,其中6月销量为4.9万辆,渗透率达到3.8%。
 
为此,拜登出台了一些系列电动车发展促进措施,包括政府采购措施、充电桩建设计划以及财税支持政策:
 
2021年1月签署的行政令要求,联邦政府机构用车应全面采购美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和其他零排放汽车;
 
拜登在2021年3月底宣布了174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扶持计划,包括1000亿美元的消费者电动汽车退税优惠、15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基建(新建50万个充电桩)、200亿美元的电动校车拨款、250亿美元的电动公交拨款以及140亿美元的其他电动汽车税收优惠。
 
此外,制定更为严重的燃油经济性标准也是一项加速交通脱碳的措施。在发布电动车计划之外,拜登还要求美国联邦环保局(EPA)和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新的2026年前的燃油经济性规定。规定有可能借鉴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和宝马、福特、本田、大众、沃尔沃最近达成的框架协议——到2026年新车排放下降17%。
 
拜登电动车政策尚存不确定性
 
美国提出的2030年电动汽车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一行政命令尚未成为法律。有行业人士表示,该行政命令成为法律可能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相对分散的权力结构对拜登气候目标实现构成了挑战。
 
但与其它国家相比,拜登的电动车政策还没有提供一个最终的目标,即并未提及美国将是否以及何时禁售燃油车。
 
事实上,全球已经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电动汽车的发展目标或者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比如,挪威提出2025年禁售燃油车,荷兰、德国、英国为2030年,日本、加拿大、美国加州等则为2035年。
 
柯瑞华指出,美国在努力实现拜登政府的愿景的同时,还需达成更进一步的目标:美国需要在此基础上朝着2035年消除所有来自新乘用车的污染、2040年消除所有来自新货车和公交车的污染的目标努力。
 
对中国电动汽车领域发展的几点建议
 
交通领域脱碳是各国气候变化中最重要工作之一。美国电动车目标的提出,将加速全球汽车电动化浪潮。
 
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电池成本的迅速下降,以及智能驾驶、车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在中国和欧洲取得巨大的成功,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发展方向。
 
其中,中国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居全球第一。2020年11月中国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指出,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 “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发展电动车以应对气候变化、实施绿色发展以至建立交通强国战略措施。
 
借鉴国际经验,我们有如下建议:
 
第一,考虑到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2030年电动汽车发展目标,以及中国已经提出“30·60”目标,中国可以适时推出相对应的2030年乃至更远期的电动汽车发展目标,发布燃油车禁售的时间表。
 
第二,重视细分领域的电动化是未来需要关注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中国在乘用车、公交车电动化方面已有很大进展,包括重卡在内的货车电动化目前也有加速发展的势头,但是电动重卡在重卡销售量中的占比依然远低于1%。有关部门和企业可以对快充、换电模式进行研究,并择优推广。
 
第三,将新能源汽车领域纳入绿色复苏的重要领域,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强对电动汽车和电网的协同发展。
联系我们
感谢您对EDF中国工作的关心!如有联络需要,请填写表格,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请选择联络类型
  • 约稿/采访
  • 企业交流
  • 综合问题
  • 其他需求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