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F观点 | 为油气企业甲烷联盟点赞,国家石油公司可发挥更大作用
2021年5月18日上午,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联合国家管网、北京燃气、华润燃气、新奥能源共同发起了 “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 (下称“联盟”)。联盟成员覆盖了中国油气行业的上、中、下游主要企业,联盟的成立显示出中国油气企业正在积极采取全产业链的甲烷减排行动。
EDF美国环保协会多年来在国内外积极推动油气行业开展甲烷减排,支持油气企业将甲烷纳入企业气候目标,倡导油气行业成立甲烷减排合作联盟与平台,提升甲烷监测技术能力。在此对“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
值得注意的是,该联盟的成员以国家石油公司(NOC)为主。此前,EDF发布了一篇名为《国家石油公司的甲烷减排行动:全球甲烷深度减排的机遇》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详述了国家石油公司在全球油气行业甲烷治理的中关键作用,以及此类石油公司应如何制定相应的战略和管理方式,以应对甲烷管控这一全球议题。
国家石油公司是甲烷管控的关键相关方
众所周知,中国的油气公司以国家油气公司(NOC)为主,而联盟的成立为全球国家石油公司参与甲烷温室气体治理做了很好的示范。
EDF报告指出,全球各主要油气公司相继发布了以甲烷为主要内容的气候目标或行动方案,这些油气公司以非国有大型石油公司(如:bp、壳牌、雪佛龙等)和私营石油公司为主,而国家石油公司此前对甲烷的关注相对较小,且在行动方面也较前类企业有所滞后。
报告称,事实上,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家石油公司才是油气行业的主要力量。根据国家资源治理研究所(NRGI)统计,2019年国家石油公司的油气产量占全球总油气产量的55%,证实油气储量占到全球的67%。
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显示,国家石油公司的甲烷排放占全球的油气行业甲烷排放的75%,而国家石油公司的甲烷减排空间更大,其中83%的甲烷可实现零成本减排(对比全球油气行业中11%的甲烷可实现零成本减排)。由此可见,国家石油公司才是全球油气行业甲烷减排的关键力量,这对中国而言更是如此。
国家石油公司参与甲烷治理的积极意义
报告指出,国家石油公司开展甲烷管控有助于国家石油公司负责任影响的提升和资本市场的青睐。当前,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逐步深入,资本市场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考量因素越来越多。国家石油公司报告并核证其甲烷减排量,并采取其他相关有效措施,会吸引投资人的青睐和资本的加入,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报告称,同时,在国际油气市场上,油气产业链的低排放以及负责任的投资,正在成为油气企业进入相关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先决条件。国家石油公司普遍具有海外油气业务,对中国而言,这类海外业务已经成为油气生产的重要补充。国家石油公司采取积极的环境治理行动,有利于企业进入这类市场,弥补自身生产能力的不足。
报告还指出,国家石油公司针对甲烷的管控,会对所在国《巴黎协定》的减排承诺带来有力的支撑。国家石油公司通常体量巨大,这决定了其对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的影响往往很大。由国家石油公司主导的甲烷减排可大力支持其所在国对《巴黎协定》的贡献。由于甲烷减排成本较低、采取措施所需周期短(通常少于两年),可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气候效益,甲烷减排项目可以有力证明所在国的气候行动进展。
国家石油公司应如何参与甲烷治理?
报告指出,虽然当前全球范围并没有可供行业通用的甲烷管理规范,但通过对目前油气行业甲烷管控的分析,国家石油公司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甲烷管控工作:
1.油气行业当前的甲烷排放监测或测量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采用科学、统一的监测/测量规范,获取行业范围的甲烷排放状况,对减排目标和减排绩效追踪十分重要。
2.公司和国家级的排放清单数据库对于设计和实施成本有效的甲烷管理战略至关重要。国家石油公司由于自身规模的特点,做好公司级别的排放清单,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甲烷管控战略,实现减排效益最大化。
3.做好甲烷减排的成本效益分析,以识别最佳甲烷减排方案/行动。
4.开展甲烷减排试点项目,测试和证明甲烷减排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5.制定综合甲烷管理方案,并将量化和减排列为优先工作事项。
6.设定科学、可实现的甲烷减排目标,并制定目标实现的路线图。其中,目标应包含深度减排,并配有严格的监测方法和减排进度报告做核证。
EDF支持油气行业甲烷减排
EDF与油气行业的不同利益相关开展甲烷减排的经验、技术交流与推广,并推动油气企业将甲烷管控纳入气候目标,鼓励油气企业采取积极的行动采取科学、有效且具成本效益的措施控制油气甲烷排放。
自2018年起,EDF连续三年支持“非常规油气田环境管理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就非常规油气行业环保管理政策及标准、油气开发环保事件、甲烷监测控制与利用等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油气企业及其下属机构参加了会议。
2019年3月,EDF与BP签订谅解备忘录,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以共同推动技术手段的发展,从而实现全球油气行业的甲烷减排。
2019年9月,EDF与中石油“石油石化污染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油气行业甲烷逸散检测培训,来自中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北京燃气等行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2020年1月,第一届中国甲烷论坛成功举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质量安全环保部副部长周爱国在论坛上发表报告,指出在中国要进一步实行甲烷管控,鼓励开展现场检测统计,并对实测数据进行充分利用。
2021年3月,第二届中国甲烷论坛成功举行,并于当月在山东东营举办了油气行业甲烷减排分论坛。
EDF在中国油气行业持续的甲烷工作正在取得成效。一直以来,EDF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油气行业甲烷的监测、报告和核证(MRV)体系建设,泄露、检测和修复(LDAR)管理方式的推广,以及甲烷监测技术上的推广。
我们很高兴地发现,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在其具体行动中将这些内容都纳入其中:联盟针对当前甲烷管控的核心问题监测、报告和核证(MRV)做了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甲烷管控的MRV体系,推动甲烷监测计量的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和国际化;针对重点场站推广甲烷的泄露、检测和修复(LDAR)管理体系;加大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天然气放空回收利用并逐步消除常规火炬;积极发展新能源,减少油气生产过程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联盟的这一系列具体行动,无疑为中国的油气行业甲烷管控的未来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