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共议甲烷 | 4+1:甲烷减排这样助力碳中和

 “放眼2060年碳中和,包括甲烷在内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控制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于第二届中国甲烷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放眼全球,人为活动导致的甲烷排放均来自煤炭开采、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石油天然气系统的甲烷泄漏领域,而所有领域甲烷减排目标的设立都要基于坚实的数据基础,形成了“4领域+1基础”模式。
 
2021年3月27日,2021中国甲烷论坛闭幕会举办了以 “甲烷减排助力碳中和” 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会。讨论会邀请了来自甲烷减排潜力巨大的煤炭、农业、废弃物处理、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专家,以及甲烷监测领域的专家,共同从实践角度探讨如何在“碳中和”背景下开展甲烷减排工作。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高级研究总监秦虎主持讨论。
 
领域1:煤炭
 
煤炭行业是中国的人为甲烷气体排放量占比最高的行业。根据最新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数据,中国煤炭开采导致的甲烷排放占中国人为甲烷排放总量的38%,约为2100万吨。中国煤炭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刘文革在会上表示,煤层气(煤矿瓦斯)的开发利用,可以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煤炭领域的甲烷排放主要是煤层气和煤矿瓦斯的排放(注:煤层气和煤矿瓦斯的主要化学成份为甲烷)。

从中国煤炭领域来说,煤矿瓦斯的治理主要是以煤矿安全为主,经过瓦斯治理政策以及技术等各方面的投入,目前瓦斯治理水平逐渐提高,煤矿的安全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但同时,瓦斯也是一种能源,煤层气(煤矿瓦斯)的开发利用,可以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现在煤矿瓦斯治理及利用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乏风瓦斯(甲烷浓度在0.5% ~1%之间)以及废弃矿井的瓦斯抽采上。在国家能源局的领导下,煤炭信息研究院起草了关于废弃井瓦斯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希望在下一步可以再废弃井瓦斯治理上多做一些工作,并将煤层气(煤矿瓦斯)治理规划纳入“十四五”煤炭工业规划的配套方案里。

——刘文革
 
领域2:农业
 
农业是人为甲烷排放的另一主要排放源。农业排放甲烷主要有稻田和畜牧业两个途径,但却存在排放源分散、从大片土地散发、不易管理等特点。来自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董红敏表示,农业助力碳中和将为每一个人提供参与到碳中和目标的机会。
 
因为农业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农业助力碳中和将为每一个人提供参与到碳中和目标的机会。

目前农业减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种群结构,选择低排放的动物种群饲养;2)调剂饲料,改善营养,减少甲烷排放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率;3)废水管理,沼气回收,不仅减少甲烷排放,还促进固碳;4)减少养殖场能耗,提高效率。

与此同时,农业的温室气体减排也存在以下问题:1)尚无农业(包括种植业或养殖业)的企业报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2)未识别农业领域的绿色投资的指标;3)尚无建立农业减排认证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董红敏
 
领域3:废弃物处理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废弃物处理产生的甲烷排放在未来几年将仍呈上升趋势。来自中国环境科学院的高庆先研究员表示,垃圾可以成为资源,形成有益减排。
 
无论是从甲烷排放还是温室气体排放来讲,废弃物处理所占总量都不大。但是其环境效应特别大,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若可以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及处理,那么废弃物的温室气体减排可以做到零成本,甚至让垃圾成为一种资源,形成有收益的减排。

——高庆先
 
领域4:石油天然气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甲烷排放领域即为石油天然气系统的甲烷泄漏。自“30·60”目标提出后,17家石油和化工企业、化工园区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宣言》,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也纷纷提出了企业的碳中和目标。
 
王之茵表示,希望气候投融资项目库能将甲烷减排技术纳入,以支持油气行业更好的开展甲烷减排工作。
 
高正琦表示,中石油加入了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OGCI),并成立了基金,关注CCUS、交通、甲烷减排以及节能四个领域的技术投资。
 
基础:甲烷监测
 
所有行业甲烷减排目标的设立都要基于坚实的数据基础。来自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大气部温室气体室的毛慧琴主任介绍说,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将于今年针对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射两颗卫星。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受气候司的委托,已经开展了关于甲烷卫星监测的研究。
 
自2019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接受了一个新的技术体系,即基于卫星遥感的监测浓度数据,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这对卫星中心乃至全球的科学家来说都是一个挑战。甲烷卫星监测技术体系的建立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仍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去突破。且卫星监测质量的提高,不仅仅依靠卫星监测本身,还需要地面数据的支持,即“天地一体化”的监测。
 
此外,国际合作在卫星监测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卫星中心将于今年针对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射两颗卫星。

——毛慧琴
联系我们
感谢您对EDF中国工作的关心!如有联络需要,请填写表格,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请选择联络类型
  • 约稿/采访
  • 企业交流
  • 综合问题
  • 其他需求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