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国梅发布东莞指数
2016年6月5日,广东省纪念2016年“六·五”环境日活动在广州举行。活动上,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广东省东莞市和美国环保协会共同发布了绿色供应链东莞指数(以下简称东莞指数)的阶段性成果,为评估东莞及珠三角地区企业的绿色发展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可量化的指标。
绿色供应链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管理手段,要求将环境和能源因素整合到传统供应链的产品设计、采购、制造、组装、包装、物流和分配等各个环节中,形成一个环境友好、节能低碳、可持续的产业价值链。2014年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中,明确提出将建立亚太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为我国绿色供应链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布仪式上,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国梅指出:“绿色供应链已经被证明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于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推动供给侧改革,乃至改变发展模式和产业生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色供应链东莞指数主要包括环境绩效、能源绩效、和低碳发展三类评价指标。东莞指数由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东莞市环保产业协会和美国环保协会联合研制。目前已完成各行业通用型东莞指数,制鞋和家具行业指数的制定工作。
借助东莞指数,企业可以开展评价,有效识别在环保、节能以及低碳三方面的状态及存在问题;政府部门通过指数水平可以深入了解本地区各行业的绿色化程度;监管部门可利用考核指标,了解和掌握企业绿色化水平,发现其环境合规、遵法贯标、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型采购商可运用该指数作为选择供应商的评估依据,在采购活动中,优先考虑指数评分高的企业,以推动更多的企业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环境绩效。
为进一步推动绿色供应链在广东的发展,广东省环保厅联合环保部东盟中心、东莞市政府、美国环保协会同时正在积极筹建广东省绿色供应链联盟,将致力于整合多方力量,搭建一个有效、优质的沟通与合作的平台,通过推动地区、企业实施战略调整,贡献于绿色供应链发展,全面推动广东省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赵坤、广东省环保厅党组书记陈光荣、广东省环保厅副厅长黄文沫、东莞市环保局副局长陶谨等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