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解读供应链管理新手段:《绿色供应链创新研讨会》举行

 

        由美国环保协会和上海环境科学学会主办,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和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协办的绿色供应链创新研讨会于2011年5月6日在上海召开。此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绿色供应链专题研究项目组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随着国内公众环境健康意识的逐渐提升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入,供应链的环境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从今年中国遇到食品与玩具召回事件到苹果公司供应链的环境污染问题,公众和媒体都对“供应链环境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此外,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张和对外出口的增加,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本地和跨境污染,以及产品本身的环境污染超标问题随着“中国制造”的全球影响而日益扩大。许多国家以环境污染、产品食品安全、健康问题为由,对中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提出了提高环境、安全与健康准入门槛的要求。

        而在国内,随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当前迫切的经济发展议题,绿色供应链对推进中国绿色转型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切实从经济结构转型、促进国内消费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转型的创新之路,其中对中国广大企业可能会产生切实影响的就是,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要求以及碳强度的要求。

        面对这种局面,企业不得不进行相应调整,强化环境保护的自我约束机制,以降低产品和生产过程相关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并将节能减排作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然而一些企业也逐渐意识到,许多环境问题无法单纯依靠供应链上某一环节加以解决,必须将环保原则纳入其供应链的管理机制中,通过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协调管理和监督作用打造“绿色供应链”,从而整体地解决环境问题。

        绿色供应链在中国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绿色供应链是通过企业和政府的采购力量,产生市场机制的杠杆效应,推动其供应链企业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能效,提高整个供应链体系环境治理效率,加强协调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促进整个产业链条的绿色升级并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这种创新的环境管理手段通过市场的力量,形成一种激励和倡导型的措施,鼓励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进行绿色改变。建立“绿色”的供应链,是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中,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新的管理手段,是企业、行业自下而上寻求解决传统环境问题以及气候变化的新的尝试。

        为了与相关各方深入探讨绿色供应链的政策、技术问题,美国环保协会联合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在国合会绿色供应链专题政策研究项目组的支持下,邀请了绿色供应链方面的国内外专家齐聚上海,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代表共同就国内外绿色供应链的最佳实践经验和政策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研讨会上,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杜丹德表示,绿色供应链通过一些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自愿地采取环保、节能和降碳的措施,并通过绿色采购这样一种市场机制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行动。绿色供应链通过这样一种“以点代面”的激励机制带动了一批企业甚至是整个产业实现绿色的转变,对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据悉,美国环保协会、上海环保局、以及上海部分企业行业协会未来还将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举办系列活动,向企业普及绿色供应链理念,并针对性的就企业关心的贸易、进出口、企业社会责任等话题进行交流。

联系我们
感谢您对EDF中国工作的关心!如有联络需要,请填写表格,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请选择联络类型
  • 约稿/采访
  • 企业交流
  • 综合问题
  • 其他需求
提交成功!